近期,江蘇建立短缺藥品信息收集和匯總分析機制,這就促使app不斷在醫藥以及醫院領域使用,因為完善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清單管理制度,初步形成基于大數據應用的江蘇省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供應保障信息系統。
在根據《關于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到2017年底,建立短缺藥品信息收集和匯總分析機制,完善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清單管理制度,初步形成基于大數據應用的江蘇省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供應保障信息系統,健全部門會商聯動機制,初步建立省、市縣兩級監測預警機制和省級應對機制。
在實行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分類精準施策方面,《方案》指出,要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對原料藥貨源、企業庫存和市場交易行為等的溯源監測,綜合研判苗頭性問題和趨勢,對漲價明顯的藥品及原料藥生產流通企業密切關注,必要時開展成本價格專項調查。
強化藥品及原料藥市場監管,依法查處哄抬價格和壟斷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加大處罰力度。
《方案》要求,逐步擴大短缺藥品監測哨點范圍。在目前我省已建立30個國家短缺藥品監測哨點的基礎上,依托國家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管理平臺、省醫藥集中采購服務平臺、省醫藥行業協會及其會員單位,聯通藥品研發注冊、生產流通、采購使用等重點環節,根據需要合理布局監測哨點,逐步實現短缺藥品信息監測全覆蓋。
以上是醫藥領域,那么在民生的醫院方面呢?我們都知道每當去醫院看病,都會有一摞檢驗檢查單,很難整理和保存,再次就診時,如果資料不全,還會影響醫生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健康云”將改變這一切。
“‘健康云’其實主要的目的就是方便患者就醫,幫助他們保存完整的看病資料,比較全面掌握自己的醫療信息和健康檔案。”鼓樓醫院副院長介紹,患者通過手機安裝客戶端,動動手指,就可以看到按就診時間順序,分門別類整理好的診療信息。
這就讓患者可以詳細查看每一次就診的科室、醫生、診斷、處方等信息,還可以查看X光、B超、CT等各項檢驗檢查報告。患者在外院就診時,可以通過手機,向外院醫生回放影像圖像。“老患者可以在APP上查到以前的記錄,例如門診病歷可以追溯到2013年8月,住院資料可追溯到2012年12月13日,檢驗報告可追溯到2013年1月1日等。”鼓樓醫院門診部副主任孟潔介紹。
“這是胸部CT報告,這是超聲心動圖,前面是文字報告,后面是圖像,非常清楚。”患者楊女士掏出手機,查看著“鼓樓健康云”。從2015年起,她在鼓樓醫院消化內科、耳鼻喉科等各個科室看病、住院的病歷、化驗結果、影像資料等歷次診療信息逐一排列,一目了然。“我現在無論去哪個醫院看病,再也不用抱著一摞膠片、單據東跑西顛,只要帶著手機,就可以輕松搞定,特別方便!”楊女士說。不僅如此,患者還可通過創建成員的方式管理家人的就診資料。
這僅僅是app在民生領域的一個小步驟,但是對于用戶來說的確是方便快捷,互聯網不僅改善生活也在改變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