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在各個領域展開,各式各樣的手機App層出不窮,大幅度改變得了大家的生活,共享單車、外賣跑腿、在線支付、支付付費、內容電商等等,移動互聯網集聚了大量的創業者。面對線上流量的瘋狂增長,傳統企業的老板也需要開發自己的App轉型。
手機App作為移動互聯網創業的核心,自然成為熱點,“我有一個改變世界的創意,就差一個程序員”的問題越來越多。那么,如何開發一款App創業呢?
大部分的選擇路徑只有兩種:自己組建團隊開發或者找外包
為數不多種:自己組建團隊
自己組建團隊,大多創業者本身就是技術大牛。一個完整的App開發團隊需要安卓工程師、蘋果iOS工程師、后臺及數據庫工程師、UI設計師、產品經理、測試人員,還需要上架、運營人員。
曾經我的一個朋友開始App創業,想法非常不錯。為了省錢,每個技術崗位只招聘一個人,每個環節都是單點工作。團隊和公司的位置都很順利,滿心歡喜準備完成一項偉大的工作。這時,他的用戶界面設計突然辭職,不得不停止工作,招人。畢竟,畢竟界面功能都沒敲定開發怎么敲代碼?整個項目被推遲了,但是你被推遲了,你的工資也必須以同樣的方式支付。
可見,要想組建一個完整的App開發團隊并不簡單,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找人、團隊磨合,除非自己本身就有磨合的團隊。
第二種:找外包
沒有技術人才,就找專業的App外包公司啊。但是大部分創業者在找外包的時候,首先自己不懂技術細節,其次對App規劃沒用清晰的概念,所以非常造成兩種后果,其一就是在大量的溝通扯皮過程中,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其次就是在簽訂合約的時候,對功能要求不詳細,結果制作出來一個半成品,后期增加功能價格不菲。
目前,App外包的時間周期一般3-6個月,資金起步20萬,復雜的可能更高,后期的更新迭代需要單獨收費。而幾乎所有的App,在上線后都需要根據市場反饋進行更新。對于資金不充足的中小企業及個人創業者來說,創業失敗的風險很高。
那么如何才是中小企業及個人正確的創業步驟呢?
為數不多步:揣摩功能
首先要對市場、客戶和類似的產品進行詳細的分析,創業者本身就要學會總結梳理App的功能板塊各自的作用,劃分各個板塊的排版布局等。創業者對自己想要的APP有個非常清晰的功能清單、大概的樣式。
第二步:描繪原型
App功能及界面思考清晰后,可以借助“墨刀”等原型工具,自己畫出APP的大概頁面及各個頁面鏈接的關系,同時要確定如何插入盈利板塊。等App原型自己制作之后,就對App開發了然于心了。
第三步:自己制作App
隨著App開發技術的進步,現在不需要編程開發技術,自己就能利用應用公園制作App了。
應用公園平臺擁有上百個開發完善的App功能模塊,比如登錄注冊、地圖定位、積分會員、圖文視頻、瀏覽器、分類搜索、店鋪地圖、貼吧論壇、支付交易、信息發布、表單問卷、標簽導航、電話短信等等。
根據自己制作好的原型,挑選出自己需要的功能,然后上傳對應的圖片文字信息,排版布局,就可以像堆積木、拼圖一樣制作App了。
通過應用公園這種免編程自助式App在線制作平臺,功能、內容、排布設置完畢后,通過平臺就可以直接生成安卓客戶端、蘋果客戶端、管理后臺、運營助手等。
而且應用公園平臺還有上百個開發完善的App模板,可以直接使用,快5分鐘就能完成制作,App開發價格對比傳統的外包開發,可以節省90%以上。
第四步:上架發布
安卓版的App,在應用公園平臺申請發布,通過審核后就可以下載使用了。蘋果iOS版的需要上架到蘋果應用商店,應用公園也提供相關的指導幫助。
第五步:更新迭代
App運行后,需要根據市場及用戶的反饋,進行功能。板塊、內容的更新,利用應用公園,同樣按照拼圖式制作的模式,不用編程,自己就能修改,方便、快捷,成本低。
如果想要利用App創業,與其花費巨額資金找外包、建團隊等,上線后面臨巨大的風險挑戰,不如使用應用公園,不需要編程自己低成本快速制作App,還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快速調整,這樣的App創業成功率可以翻10倍!